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孙竹篱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“但开风气不为师”——《孙竹篱荷叶画谱》序

2016-12-27 08:34:14 来源: 孙竹篱荷叶画谱作者:刘德扬
A-A+

  友人来电话,嘱我为其好友古鸿编辑画册,行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孙竹篱荷叶画谱》写一点文字。

  看到画谱彩样后,很是激动。

  一方面我曾经得以亲自聆听先生的教诲,时间就是在先生画这些荷叶画谱的1983年仲夏。时至三十三年后的今天,先生当年在成都市东城区文化馆讲中国画创作时,濡墨挥毫,手舞足蹈。画毕题款时,口中吟诵,笔走龙蛇。斯情斯景,历历在目。也正是那一次讲座,先生风骨令我景仰,先生的教诲,更是让我对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以及对物象从物态、物理到物情的抽象和写意,有了质的深入理解。

  再一方面,古鸿兄对先生情有独钟,竟然能够历时六年之久,从不同地方、不同的人手里收集到先生画的《荷叶画谱(柏伟本)》与《荷叶画谱(正武本)》。在整理、编辑“极为复杂,极难校勘”的过程中,古鸿兄有幸在先生后人手上发见《五十年代荷叶白描画稿》,全稿计42幅,纸质、尺寸也相同。于是天助人愿,古鸿兄从先生的《荷叶画谱(柏伟本)》、《荷叶画谱(正武本)》和《五十年代荷叶白描画稿》入手,三者互勘,终于校出两套荷叶画谱所表达的核心内容,就是先生总结出来的荷叶画法的41个基本程式。古鸿兄把它命名为“孙竹篱荷叶四十一式”。在这四十一式荷叶画法中,先生从写生式的白描荷叶,到写意式的泼墨荷叶,前无古人的总结出了一套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的荷叶画谱,用先生的话来讲,叫做《千变荷叶谱》。

  当年我聆听先生讲课时他现场画的是梅花。随着时间推移,又看到过许多他的其他画作特别是荷花作品,深深被先生作品中技、道转换的手段所折服。今天有幸看到先生这套画谱,这种以画谱形式所反映出来的严谨、丰富与抽象能力,这种由技而道的具体示范,实在令人大开眼界。同时也感叹,这样的老师,当世几何?能做先生的门人,真是幸甚至哉。

  我知道孙竹篱先生,是在1982年的春天,他从射洪县到成都举办“孙竹篱国画展”。这个展览轰动蓉城,先生也由此一夜成名。后来才知道,1980年7月,在成都参加四川省文化工作会的孙竹篱同冯建吴、吕林等十来位画家应邀到金牛宾馆作画,恰逢当时正在四川视察下榻金牛宾馆的****来看望画家。在孙竹篱的画室,看过墙上的作品后 ,****高兴地说:“诗书画一体,这才是中国画的特色”。这一高度的肯定和认可,也预见了两年后先生画展的成功举办。

  我也从那时起开始了解、研究和学习先生的作品。先生是名门之后,家庭教育良好,修养极高。所以,在他的作品里,简易和潇洒是其表,单纯和真诚是其质,诗意和文学是其魂。他创作的范围很广,尤其喜欢画荷,画梅,画鸭。然而无论他画什么,所画之物都源自他的日常观察和思考。物象的物态、物理,或繁、或简、或夸张变形,都自出胸臆,都在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理念下,赋予了物象诗情画意的物情表达和比兴演绎。这样的理念状态,可见于古鸿兄编辑的这个册子里。先生在《荷叶画谱(正武本)》的跋语款识中写道,“临塘写生,叶近千张,花过百朵。风晴雨露,盛夏清秋,难容其状。至于墨荷,颇得精神。神得于意,意得于感,感之幽深。纵笔挥毫,颇得形神兼备之妙”。这一段话,既是先生的艺理伸张,更是先生的技、道之魂。

  因是之故,先生一生不仅以其作画几千幅,作诗六百余首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,而且因为他的真纯善良,人品和艺品的一致,受到人们广泛的赞美和追捧。孙竹篱先生的崇高风范,不愧为一代宗师。同时,这次古鸿兄编辑出来的《孙竹篱荷叶画谱》,更是让我们看到他向后辈传播真、善、美的责任和热情,以及对门人不计得失的为师为父的拳拳爱心。

  前贤有云“但开风气不为师”。《孙竹篱荷叶画谱》的编辑出版,不仅填补和充实了画谱的空白,而且让我们进一步见证了先生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。

  斯人已去,画谱无言,先生的艺术却堪为万世师表。

  2016年6月13日于成都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孙竹篱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